新型城镇化网 > 地方 > > 浏览文章

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安徽省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日期:2025/09/25 15:32:32
9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纲要(2025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省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9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纲要(2025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明确,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省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

人工智能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涌现靠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系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为国家长远发展储备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的战略路径。

纲要明确,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在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初中七、八年级,高中高一、高二共8个年级独立开课,每个年级不少于8课时,其他年级相关内容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科学、劳动、综合实践等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时建议在信息科技学科现有课时中安排,所缺1至3课时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中统筹补齐。高中阶段高一、高二年级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中各统筹安排8课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适当增加课时,为有兴趣、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课程内容精准匹配学生成长需求,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认知规律,兼顾基础与拓展,螺旋上升。小学阶段以趣味体验为主,通过游戏化课程促进人工智能启蒙;初中阶段侧重理性认知,结合生活场景解决实际问题并发展工程思维;高中阶段强调创新应用,在项目实践中深化系统思维与创新意识。

纲要提到,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对已有案例或素材等进行二次开发与迭代。推动产学研用结合,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等,充分利用安徽省语音智能、汽车智能等产业发展优势,协同研发具有安徽特色的前沿人工智能教育资源。

师资保障方面,各地按照“统筹计划、分步推进”原则,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中遴选一批有意向、有能力的教师,建立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加强人工智能师资培训,将其纳入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开展全员培训,确保授课教师具备人工智能教学基本能力。

此外,各地要将人工智能教学空间作为智慧学校建设重要内容,加大对人工智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分批建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资源,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

责编: 闫风
TAGS: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96-2290
期刊试读
新型城镇化

往期期刊

边栏-右边
边栏2-右边
边栏3-右边

郑重声明:新型城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新型城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993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