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网 > 地方 > > 浏览文章

安徽霍山:文旅融合活山水 特色产业富农家

来源:人民网 作者: 郭昊 日期:2025/09/25 15:26:28
9月22日,周末傍晚时分,霍山县春风街上逐渐热闹起来。在春风街入口对面,“浓味私房菜”门口灯箱初亮,后厨锅气蒸腾,风干羊肉的咸香弥漫空中。

9月22日,周末傍晚时分,霍山县春风街上逐渐热闹起来。在春风街入口对面,“浓味私房菜”门口灯箱初亮,后厨锅气蒸腾,风干羊肉的咸香弥漫空中。

老板刘程一边招呼熟客,一边查看包间预订情况——9个包厢早已订满,堂食区也座无虚席。谁能想到,一年多前,他刚回乡开店时,还做好了“倒贴一年”的心理准备。

“旺季一来,生意完全超出预期,今年我还扩大了面积。”刘程笑着说。对面,迎驾集团投资建设的春风美酒小镇灯光璀璨,房车营地星星点点,一个集餐饮、住宿、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业态正在形成。

image.png

俯瞰春风美酒小镇夜景。人民网 郭昊摄

这不是刘程一个人的故事。在霍山,越来越多百姓依托文旅发展,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刘程的饭店能快速站稳脚跟,离不开周边大项目的带动。迎驾集团打造的迎驾美酒小镇、生态白酒研究院等综合体,吸引大量游客涌入,也带火了整条春风街。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迎驾集团为提振消费推出了“迎驾春风消费卡”活动,仅两个月就带动了2000多万的消费,“这种实实在在的惠民惠商,让我们经营者更有信心。”刘程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霍山县落儿岭镇的王琴。虽然漂流季节已过,但她家的农家乐仍陆续有游客前来品尝地道吊锅鸡、山野菜。

image.png

俯瞰霍山大峡谷漂流。人民网 郭昊摄

“漂流那几个月才是真火爆,一天接待500人,房间提前一周就订完。”王琴说,8年前她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如今已雇了十几名村民,“村里像我家这样的农家乐越来越多,大家都不愁没事做。”

目前,落儿岭镇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各类旅游服务主体160多家,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

旅游不仅带火了餐饮,也催生了民宿集群。在太阳乡,高端民宿“花开半朵”“别山雅苑”虽已进入淡季,但“漂流+康养”套餐的影响力仍在延续,旺季时常“一房难求”。

而像“森林旅舍”“九仙别院”这类农家乐,则以人均50—80元的亲民价格,提供地道的山野风味,吸引不少家庭游客。

目前全镇60多家民宿农家乐,提供1350张床位,带动500多名村民本地就业,月收入超3500元。

“以前村里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在很多年轻人回来开民宿、做导游,既能照顾家,收入也不比外面差。”一位本地民宿经营者说。

image.png

俯瞰霍山县的漫宿竹宁溪语民宿。人民网 郭昊摄

如今的霍山,早已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模式,而是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在太阳乡的“霍货有名”乡村振兴馆,游客凭漂流门票可享黄茶、石斛等特产九折优惠。店里不仅有石斛枫斗现场制作演示,还有“白马尖大峡谷漂流”主题折扇、“白小柒”“斛小仙”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当地还推动“红绿交融”发展,将漂流与红色研学、生态体验串联,让游客既能追寻红色足迹,也能享受田园悠闲,实现“一段旅程、多种体验”。

漂流季节虽已过去,但霍山县的旅游热度并未消退。从春风街的私房菜,到落儿岭的农家乐,再到太阳乡的民宿与特产馆,文旅融合的种子已在山乡生根发芽。这条“因旅而兴、因产而富”的路子,正让霍山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责编: 闫风
TAGS: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96-2290
期刊试读
新型城镇化

往期期刊

边栏-右边
边栏2-右边
边栏3-右边

郑重声明:新型城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新型城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993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