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网 > 动态 > 问题研究 > 浏览文章

聚焦绿色和数字领域 新职业新工种勾勒电力产业跃迁新图景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日期:2025/10/20 12:37:21
央视网消息:日常生活中,电能不可或缺。小到手中的手机,大到新能源汽车,还有城市道路的照明,其背后都有“看不见”的电能在工作。在一度电的背后,您知道出现了多少新职业吗?过去5年,电力系统累计发布了9个新

央视网消息:日常生活中,电能不可或缺。小到手中的手机,大到新能源汽车,还有城市道路的照明,其背后都有“看不见”的电能在工作。在一度电的背后,您知道出现了多少新职业吗?

过去5年,电力系统累计发布了9个新职业新工种,包括电力交易员、综合能源服务员、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等。此外,还有很多新职业也运用在电力行业,比如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化管理师、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等。这些新职业聚焦绿色和数字领域,不但让更多劳动者有了就业新空间,也透视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能源领域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

人工智能训练师助电力系统“迎峰度夏”

在国网浙江杭州供电公司,有一个很特别的部门,就是2023年才成立的科技数字化部。作为公司最年轻的部门,这里一水的年轻人几乎个个从事的都是数字职业。他们能给传统供电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人工智能训练师王奇锋带领记者去一探究竟。

来到电力调度大厅,大屏幕上是各种数据和图表,实时显示出当前全市发电、用电、储能等电网运行的情况。

记者看到,接到指令仅仅10秒,人工智能大模型“光擎”就对全网的电力负荷做出分析,并为调度提供了优化方案。今年夏季,杭州持续高温的天数打破气象记录,一天的用电负荷最高达到2411.2万千瓦,“迎峰度夏”压力非常大。

今年5月,在王奇锋和伙伴们的努力下,“光擎”这个AI调度员终于上岗了。然而,在岗位测试中发现,面对即将到来的盛夏和电网动态数据频繁变化的压力,必须让“光擎”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并给出答案。

有了“光擎”的辅助,在今年“迎峰度夏”的62个高温天里,杭州电网调度效率提升3倍以上,供电能力也提高了18.5%,全市经济、民生用电平稳有序。

在科技数字化部,这些从事新职业的年轻人还主导开发人形机器人在电网巡检中的应用,打造国内首个“城市大脑·电力数字驾驶舱”,在能源科技创新上大显身手。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主任 樊立波: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更是一个发展的方向,我们会不断探索,让电网更加智能化、更加清洁化。

综合能源服务员助力企业用电降本增效

<button class="vjs-big-play-button" type="button" title="播放视频" aria-disabled="false"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ackground-image: var(--cvp-play-icon-svg-url);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size: 80px 80px;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display: block; font-size: 3em; line-height: 1.5em; transition: filter 0.4s, opacity 0.4s; appearance: none; height: 80px; width: 80px; position: absolute; top: auto; left: 70px; padding: 0px; margin-top: -0.81666em; margin-left: -1.5em; opacity: 0.9; border-radius: 0.3em; bottom: 10px;">播放视频</button>
<button class="context-menu-button vjs-menu-button vjs-menu-button-popup vjs-button" type="button" aria-disabled="false" title="" aria-haspopup="true" aria-expanded="false"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style: none; border-color: initial; transition: none; appearance: none; width: 0px; height: 0px; padding: 0px;"></button>
<button class="vjs-picture-in-picture-control vjs-control vjs-button" type="button" title="画中画" aria-disabled="false"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style: none; border-color: initial; transition: none; appearance: none; 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height: 40px; width: 40px; flex: 0 0 auto; top: 10px; right: 10px; opacity: 0;">画中画</button>

一般大家会认为,作为电力企业,多发电,多供电,供好电就是工作的全部。但如今,在电力领域有了一个新职业:综合能源服务员,他们的工作是去帮助客户更好地节约用电。

记者来到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见到了马则权和王洁月,他俩现在的身份是综合能源服务员,而说起以前的职业,让记者感到挺意外。

记者跟随马则权和王洁月来到江苏省中医院。和普通单位不同,医院除了照明、空调、冷热水,还有医疗设备、消毒器材等,用能结构复杂,并且要24小时保障供应。三年前,马则权他们开始对医院进行节能改造。

小改变带来大节能。他们还反复对比耗能账单,把供冷系统的蒸汽驱动改造成电驱动,再换上高效的离心主机。把全院的灯换成LED灯,并加装智能控制,人走灯灭。

作为综合能源服务员,要熟知建筑、电力、热动、通信等多种交叉学科知识,能管事业部的19名员工分工明确,互相协作,目前已为全省56家单位提供综合能源管理服务,累计节电5500多万度,减少了4300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员 王洁月:我们现在更像是“能源管家”,帮助用户提高用电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这看似是笔“亏本”买卖,但用户用能结构越合理,对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拓展电能使用新场景才有帮助,特别有意义。

新职业已涵盖电力系统全产业链条

<button class="vjs-big-play-button" type="button" title="播放视频" aria-disabled="false"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ackground-image: var(--cvp-play-icon-svg-url);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size: 80px 80px;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border-color: initial; display: block; font-size: 3em; line-height: 1.5em; transition: filter 0.4s, opacity 0.4s; appearance: none; height: 80px; width: 80px; position: absolute; top: auto; left: 70px; padding: 0px; margin-top: -0.81666em; margin-left: -1.5em; opacity: 0.9; border-radius: 0.3em; bottom: 10px;">播放视频</button>
<button class="context-menu-button vjs-menu-button vjs-menu-button-popup vjs-button" type="button" aria-disabled="false" title="" aria-haspopup="true" aria-expanded="false"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style: none; border-color: initial; transition: none; appearance: none; width: 0px; height: 0px; padding: 0px;"></button>
<button class="vjs-picture-in-picture-control vjs-control vjs-button" type="button" title="画中画" aria-disabled="false" style="box-sizing: inherit; background-image: initial;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background-size: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background-attachment: initial; background-origin: initial; background-clip: initial; border-width: initial; border-style: none; border-color: initial; transition: none; appearance: none; 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height: 40px; width: 40px; flex: 0 0 auto; top: 10px; right: 10px; opacity: 0;">画中画</button>

随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加快,各类新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突破。在“十四五”期间,从发电、输电、供电,到节能、储能、电交易,催生出的新职业已经涵盖了电力系统全产业链条。

在青海省共和县西南部,迎着青藏高原的风,一座座巨大的风机每年可以“转出”近39亿度电,是390万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量。

在四川甘孜州连绵起伏的崇山之中,张民正在操控无人机,对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张民说:“无人机能够轻松飞到高空、高危区域进行“零接触“作业,特别是在高海拔、无人区,它能够发现一些人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缺陷隐患,巡检时无死角、无盲区。”

当源源不断的电力来到城市,怎么能够用得更安全更高效?在工业大市苏州,今年入夏以来,全社会用电负荷连续7次创历史新高,“十四五”期间陆续建起的11个虚拟电厂,为城市的能源安全筑起了新防线。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电力聚合运营员钱霄杰说:“我的工作就像早晚高峰的交警一样,在电网负荷紧张的时候,我们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判断有哪些企业可以临时调整一下用电负荷,有哪些楼宇可以适当调节一下空调温度,把这些分散在城市各处的电资源进行聚合和优化,既不会让电网出现“拥堵”,也不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如今,在城市里,不仅有虚拟电厂,还有巨型“充电宝”。5年来,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了将近30倍。

随着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的深度融合,未来能源电力领域还会加快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出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 刘志明:今年,中电联还申报了一批契合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智能融合领域的新职业,这将为电力行业人才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核心力量。

责编: 文墨
TAGS: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96-2290
期刊试读
新型城镇化

往期期刊

边栏-右边
边栏2-右边
边栏3-右边

郑重声明:新型城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新型城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993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