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网 > 地方 > > 浏览文章

千年民俗焕新彩 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启幕

来源:新华网 作者:吴晓 日期:2025/09/23 12:13:28
9月16日,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启幕。本次活动深度还原摩梭人千年传统民俗,成为金秋时节一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会。

9月16日,2025年凉山州首届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启幕。本次活动深度还原摩梭人千年传统民俗,成为金秋时节一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会。

开幕式现场。(盐源县委宣传部 供图)

  转山转海是摩梭人世代相传的重要民俗,源于对自然山水的敬畏与感恩。为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文化遗产,凉山州将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正式设立为“泸沽湖转山转海节”,并纳入地方法定节日,盐源、木里两县民众可享受一天专属假期,旨在将其打造成继彝族火把节之后,凉山州又一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旅名片。

摩梭青年跳起热情的甲搓舞。(盐源县委宣传部 供图)

  9月16日,盐源泸沽湖与木里香格里拉湖两地同步举办庆典活动。泸沽湖会场以“湖畔交响”“山海致礼”“节日欢歌”“转山转海”四大板块呈现精彩内容:摩梭青年跳起传统甲搓舞、达巴诵经祈福、悠扬山歌与特色乐器演绎,配合猪槽船方阵,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香格里拉湖会场同步推出环湖徒步、民谣音乐节、藏服展示和火秀表演等多元活动。

  本届转山转海节还迎来了“环球人物年度盛典”系列活动。“泸沽湖对话”邀请各国文化学者、旅游专家、非遗传承人等,围绕跨文化合作、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专家学者认为,转山转海节既是摩梭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当地群众身着民族服饰立于猪槽船上。新华网吴晓 摄

“民族文化守护者致敬之夜”则将聚光灯对准12位民族文化守护者,他们之中包括非遗传承人、文化学者和基层文化工作者。现场以崇高敬意和热烈掌声,向这些民族文化守护者致敬。

  本届转山转海节除核心仪式与论坛外,还在泸沽湖会场推出星河阿夏派对、摩梭美食市集等系列配套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共同参与民俗体验活动。

猪槽船从湖畔出发,开始转海。新华网发(曹正林 摄)

  为推动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当地设立了摩梭文化传习基地,常态化开展纺织、歌舞等非遗教学,定期举办成丁礼、篝火晚会、转山转海等民俗活动,引导游客从观赏者转变为参与者和传播者。在文化创新方面,当地积极推进摩梭传统故事实景剧创作、主题研学产品开发,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效衔接。

  文旅融合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今年以来,泸沽湖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30%;2025年暑期,泸沽湖游客接待量与收入同比分别增长超30%和40%。众多村民返乡创业,开办民宿、餐饮和手工艺店铺,据统计,泸沽湖环湖区域现有民宿近500家,带动就业3000余人,文旅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责编: editor03
TAGS:

免责声明:

本站原创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或转载,与立场无关,我们力求信息真实、准确,但文章、所示信息、提及内容仅供参考,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已标注作者及来源,并不代表赞成或反对等任何观点,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2096-2290
期刊试读
新型城镇化

往期期刊

边栏-右边
边栏2-右边
边栏3-右边

郑重声明:新型城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19 新型城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9932号-3